过去几年,房地产消费了实体经济的午餐?12日,清华大学世界与经济中心CCWE第31届季度宏观经济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此进行了激烈讨论。
会上,优客工场创始人兼董事长、曾任万科企业集团高级副总裁的毛大庆指出了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1999年到2007年,这个过程中房地产跟实体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健康的,因为这个阶段中国的实体经济的成长有几个特征,基数低,基础差,成长的势能猛,加上对外开放政策红利的释放,无论是GDP,人均收入,人口增速,汇率因素,全部支持房地产健康稳定的正向增长。
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到2014年,这是中国房地产最黑暗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实体经济的总体规模较大程度缩小,中国房地产总体规模集体放大。政府为了挽救实体经济,大量输入流动性,超量发行货币,因为实体的制造业和科技都没有附着,所以导致这个钱大量流入土地和房地产,刺激了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土地价格不断攀升,房地产的虹吸效应在这个阶段极其明显。可以看到这个期间内房地产跟实体经济的力量对比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
第三个阶段,就是2015年到2016年,房地产商品的属性已经完全变成了金融属性,90%变成了金融属性。
毛大庆还透露了房地产业的“小内幕”,2016年房地产新房销售规模是13.4万亿,而全国新房买了15.4万亿平米,人均一平米不止,“这是正常的消费?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一目了然。”
对于毛大庆的观点,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袁钢明表示了赞同。“房地产就是吃多吐少”,袁钢明在其报告中指出,房地产投机活动靠多占多用资金吹大泡沫,靠造金术游戏巧取豪夺吞噬财富,对民营企业、制造业、民生生计极尽掠取摧残,造成实体经济失血萎缩无力发展,给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带来致命威胁。
过去几年,房地产“掏空”了实体经济,提前消费了实体经济的午餐,如何逆转房地产跟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监管层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老百姓关系的问题。如何让房子真正变成住的而不是投机的,如何让房价不再飙升,你来提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