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69, 69, 69) !important]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写道,“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
过去十年,中国最大的收获就是一心发展,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国家”亦不为过。在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与全球经济增速之间的相关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写道,“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
世界银行曾发表公开预测,估计中国[color=#000 !important]
GDP在2020年左右赶上美国,2020年以后差距进一步拉大,到2050年中国GDP将接近美国的近一倍,届时中国GDP将占世界的40%,成为无可争辩的唯一超级强国。 中国是超级大国吗?最近泰国皇太后大学校长万猜·西差那在曼谷[color=rgb(0, 0, 0) !important]
银行的一次活动上提出了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在万猜·西差那看来,成为超级大国要具备三点: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虽然中国拥有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有伟大的文化和历史,但它的全球文化影响力不足以胜任超级大国的地位。
比如,其他超级大国都通过语言、食物、时尚、媒体和社会制度将它们的文化影响力散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像美国这种今时今日的超级大国,还是像法国和英国这种几百年前的超级大国,莫不如此。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要小得多。据万猜说,原因之一是中国不像西方大国那样将海外领土开拓成殖民地。相反,中国的外交政策路线是开展互利互惠的贸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反复强调过这一点,他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他承诺无论变得多么强大,中国永远都不会称霸。
英国广播公司此前称,实际上,我们不应期待中国会和美国表现得一样。中美的差异巨大。不过我们也不应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会表现得更差劲。
为什么中美差异巨大呢?因为它们的历史是截然不同的。许多文章经常从“新殖民主义”角度出发讨论中国通过贸易和投资手段增强在非洲的存在。
若正视历史,中国从未殖民过其它国家。海外殖民是欧洲人的特长,日本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也有过殖民行为。
举例来说,在15世纪初,中国就有能力令东南亚沦为其殖民地。当时的中国拥有实力,它拥有数不清的船只,那些船只的体积比同时期欧洲所拥有的庞大数倍。不过中国并未选择殖民。
这并不说明中国忽视了它的邻国。相反,在很多个世纪内,中国主宰着它们,当时的中国不仅幅员辽阔且发展水平远超它国。不过当时中国和其邻国的关系非植根于殖民文化,而是以附属国体系为根基。中国从未统治或占领它们,相反,作为对中华帝国权威认可的象征,那些附属国的统治者会被要求向中国朝贡,以换取中国对其的市场准入以及各种形式的保护。
中国昔日的附属国体系不仅囊括当今整个东亚——全球过30%人口的家园,还从日本、朝鲜延伸至马来半岛和部分印度尼西亚。
该体系被证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它被施行了2000多年,直到1900年左右才告终。
中国和西方共有一个特色——它们双方都相信自己具有普世性,是他国的楷模。不过它们在实际行动中对此的诠释却大相庭径。对欧洲和后来的美国来说,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维护自己的权力,在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的殖民全盛期,当世界大部被欧洲收入囊中时,它们这种行为尤为明显。
我们四处扩张统治他国,强行向他国人民输出我们的做事方式,同时灌输我们的语言、教育、宗教和其它事物。
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他们更喜欢待在家中,以中央王国(中国旧名,意味着世界核心)自居,认为自己拥有最高等的文明,因此他们没有理由涉足蛮夷之邦。
1405年至1433年左右,郑和展开了7次伟大的航海之旅,虽然他的足迹遍及中国东海及南海,横跨印度洋,并远涉东非,但是他并未留下任何永久的痕迹——他出海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展示中央帝国的荣耀。那些从中国离去并迁往东南亚的人被视为脱离文明,不值得皇帝再给予支持或保护。
相反,英国和法国热烈赞美殖民扩张的楷模。我们的城市中充斥着他们的雕像和以他们而命名的街道。
对中国不选择扩张也有另外一种解释。中国因幅员辽阔以及文化多元本身就不易统治,因此自古以来,其统治者忙于维护秩序和稳定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同时无暇他顾。至今这点依旧适用于中国。
中国领导人对国内的关心远甚于国外。由于中国面积巨大,其“扩张”方向并非世界,而局限在自己的领土内。
最鲜明的例子是,从17世纪中期开始,清王朝以鲜血和惨战为代价开始向西征伐,中国因此得以幅员翻番。
因此你会疑问,这些历史会向我们阐释——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后会如何表现吗?答案是:会从多方面给予我们启发。
欧洲在历史上极具侵犯性和领土扩张意识。欧洲本身的历史就以无数场没有截止的战争为特征,在殖民扩张和世界大战时期,这些战争被投射到了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军事力量——欧洲向世界投射影响力的基石,以及必要时向它国强行灌输我们生活方式的欲望,一直是欧洲故事的核心。
这也不难看出,美国(本身系欧洲海外殖民的衍生物)是如何从欧洲继承到这些特征的。
中国不会这样,它的DNA里没有殖民侵略。中国的领导人对占领其余世界不感兴趣,相反更加操心巩固统治。这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将在未来更关注自身远甚于世界事务。
时机到来时,确定无疑中国会拥有巨大的国际权力,不过中国施展权力的方式将非常不同。
西方的权力标志是军事。截至今日美国的军费开支依旧占世界总额的一半。美国的前任欧洲,之所以能够进行殖民扩张,就是因为其军事力量远比当时世界其它国家的更为先进和强大。这种过分的军事力量从来都不是中国的特征。中国力量的精髓基于文化和经济。随着时间的演进,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其经济力量将十分庞大,甚至远甚顶峰时期的美国。虽然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不高,但是中国已经是世界多个国家的主要经济伙伴。伴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中国将获得同等的政治力量和影响力。如果它愿意,中国将有能力使它国俯首称臣。
文化力量对中国也尤为重要。中华文化硕果累累,曾不止一次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例如,在唐代(7世纪至10世纪)和宋代(10世纪至13世纪),中国人在生物、水利、建筑、医药、数学和制图等多个领域均极大领先于世界。
中国人对自身的历史成就是极其自豪的,他们相信中华文化是地球上最伟大最灿烂的文化。
中国人的优越感植根于历史。他们将世界划分为多个层次,其中中国居首。中国的崛起只不过是这个观点的再次诠释。
不要指望中国人对他们的崛起失去耐心。1972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请时任中国总理的周恩来,对法国大革命向世界造成的重要影响发表看法。周恩来回答说:“这个问题言之过早。”此问答相当著名。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与西方人的截然不同。美国人总是认为时不待我,反之中国人总是认为来日方长。
虽然万猜承认中国目前还不是超级大国,但他相信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增长,它日后会成为超级大国。
但中国的行事风格会体现它独有的文化和历史,它的所作所为也会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