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到光彩老师发的《成交量的五种形态分析》,今天恰巧也在思考成交量的问题(其实一直在思考):按照王子的量柱理论:低量柱是双方有分歧,高量柱是双方认同。这与市场上普遍认为”缩量是大部分人意见一致,放量是意见分歧加大“的理论完全相反。就我个人理解上来说比较偏向市场公知,但是理智又告诉我王子老师的理论是正确的。我试着接受尝试理解王子老师的理论,可心底里一直都不能完全理解、接受、信任这个理论,直到今天下午才终于搞清楚! 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三类人:持股者、持币者和正在参与买卖的交易者。无论上涨还是下跌,当缩量的时候,说明交易者人数稀少,持股者和持币者都在观望。问题来了: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在观望?对于持股者来说,价格还没涨到他卖出的心理价位,所以他在等待,也就是持股待涨。对于持币者来说,价格还没跌到他要买入的心理价位,就是在等待股价下跌,或者持币者压根就不看好这只股票,连看都没看它。也就是说市场的大多数人一部分待涨,另一部分人在待跌或无视。这说明缩量是双方有很大的分歧,不是意见一致。所以王子老师的理论才是正确的。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价在量先“ 对于市场公知还有另外一个理论:上涨无量不好,是虚张。我只想说Shit。无论缩量上涨还是缩量下跌,都说明筹码稳定抛压轻同时也说明买盘小,后市是涨是跌关键是看持股者的身份是谁。如果大部分的持股者是散户,不管缩量上涨还是下跌都不要碰。如果大部分持股者是主力,出现缩量上涨或下跌,说明主力是在洗盘,一旦洗盘结束股价即将启动。 股价在低位时,筹码从散户手中向主力手中流入,就是持股者的身份由散户变成主力。在高位时,筹码又从主力手中流向散户,散户变成持股者。在这个过程中筹码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在主力和散户之间轮换。只有持股者的身份是主力时,股价才有上涨的欲望和动力,根据价在量先的原理才能追涨杀跌。所以一切技术分析都必须先搞清楚持股者的身份为前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