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纪委书记前,王岐山长期在中央和地方分管经济工作,涉及互联网的表态极少,但实际上,他的网络观念非常开放、明确。2012年11月30日,这位新上任的中纪委书记,在一次座谈会上表示,“网上的舆论,包括骂声我们都要听。”这是王入常后首次对互联网表态,曾在当时引发网络热议。
今年9月2日,王岐山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调研,亲自启动了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线。王岐山强调,要把网站办出特色,确保严肃、准确、及时、权威,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水平。
在这次调研中,王岐山表明了开设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动因,即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他强调,没有群众支持,网站就没有生命力,纪检监察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注重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向群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
王岐山还指出,网站是前台,支撑在后台,纪检监察系统特别是委部机关都要参与和支持网站建设,形成合力。办好网站关键在人,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敢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办网水平。王岐山对中纪委的新网站寄予了很大期望,他告诉网站工作人员,网站一定不要鸡窝子气,没有后劲,就像开采油田一样,觉得这个地方有油,然后一下子打下去,结果喷一下油就没了。
从这两次网络表态观察,王岐山对互联网在当前中国政治、社会中的影响,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将网络民意作为施政的意见参考,如何将官员队伍中的诸多乱象落实为具体廉政行动,也有自己的看法。据内地《南方周末》报道,接近中纪委的人士透露,王岐山本人并没有时间用微博,但他有一个班子,专门搜集网络反腐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光给他,同时也给其他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