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模拟炒股
伏击涨停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量学论坛
BBS
盘前预报
涨停预报
伏击涨停系统
牛股预报
教练天地
周末讲座
问之宝
智慧精灵
量学云讲堂
王子文汇
VIP专栏
股市快讯
股市探秘
股票公式
听课笔记
识庄跟庄
学员天地
名人传奇
特训专栏
日志
Blog
热门好贴
AI文库
最新公告
量学新人
特训专栏
视频课堂
量学博客
服务电话:400 1098 448
当月排名
年排名
涨停记录
最新公告
新人新帖
批评建议
服务电话:400 1098 448
搜索
搜索
热搜:
量学论坛
量学选股公式
小倍阳选股
量学牛股
短线炒股
地量选股
模拟炒股大赛
蓝马涨停
量学选股
长腿踩线
通达信
暴涨选股公式
预警选股公式
股票池
二号战法
黄金柱选股
凹口淘金
黄金十字架
用户
股海明灯官网
»
量学论坛
›
群组
›
空间群组
›
自由联盟
›
寻找主力意图
›
“中国股神”曾创造20亿神话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57
|
回复:
1
“中国股神”曾创造20亿神话
[复制链接]
留留
留留
当前离线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0-2-2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从6124.04点到2566.53点,在过去的9个月中,中国股民遭受了一轮最为惨烈的大跌。面对昨日还风光无限今日就已哀鸿遍野的股市,那些曾经在证券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在究竟在做什么?价值投资的大旗并没让被称为“股神”的林园在这一轮大跌中幸免。但他却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淡定自若,他说他已经不再看盘,每天更多的时间用来睡觉。他现在唯一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坚定持有”。
坚持是赚钱之本
对林园的采访是在他位于国贸的办公室进行的。这里并不是林园的公司,而是某证券公司为林园提供的一间宽敞明亮的贵宾间。他说自己其实很少来到这里,因为自己的家在北京城的西边,“懒得跑,没事就在家睡觉,除非有事才过来”。
虽然近半年多来中国A股走弱,喜欢满仓操作的林园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我的仓位一直都是满的,只不过现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我就不再买入了。但绝对不会改变我的投资理念。”
当众多投资者因为被突如其来的大跌套得痛不欲生纷纷割肉出局时,林园的稳如泰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林园说,股市的规律就是: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根据我近20年的投资经验,一只股票大涨的时间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里不是在调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时间里都持有这只股票,但却在最后那10%到来前因为受不了‘漫长煎熬’卖出了,那只能是一种悲哀。”林园笑着说。
“经过我的测算,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复合增长率能达到4%,因此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有了这个垫底,我根本不担心中国股市,更不担心我买的股票。不过,现在这种大市下,我做的更多的是睡觉和玩。”
林园说,自己平时几乎不和任何人谈论股票及相关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害怕别人的思路影响自己的投资决定。“我不像很多股民那样随时盯着交易软件,看股票每分钟的变化。我甚至想去一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地方。如果别人问我成功秘诀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坚持价值投资,抛开一切的私心杂念。”林园笑着说。
在林园看来,买股票和做其他行业一样,选对了方向就要一条路走下去,“朝令夕改的人在哪里都是赚不到钱的。”
赚钱机器才是好公司
很多人认为,在股市中赚到的钱都是其他股民的钱,也就是说你赚钱了,那是有别人赔了钱。的确,在资本市场的大潮中,有赚到钱的也有赔了钱的。但在林园看来,股市中赚到的钱应当是上市公司的,同理,“好公司应当是一部能大把大把赚钱的机器。”
林园说,他从不轻易买入任何一家公司。“至少跟踪三年是必须的,确实感觉不错,就少量买入尝试一下,再继续跟踪。觉得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这时就会大量买入。”在林园看来,未来三年上涨10倍甚至20倍的公司,都是有着“婴儿的股本,巨人的品牌”特性的行业老大。“很多上世纪50年代卖菜的日本老太太因为在当时投资了索尼的股票,现在有些已经进入全日本最富有的人群。”林园笑着说:“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在近20年的投资生涯中,林园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挑选能够真正赚钱公司的标准。
首先,判断一家公司能否为股东赚钱,就要看这家公司的赚钱总量是多少(绝对利润额)。其次,毛利率一定要高。林园说,他投资时毛利率在18%以下的公司他是不考虑的,当然如果能发现一家毛利率在80%-90%的公司那就更好了。第三,应当注重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林园通常考虑的是每股盈利起码要3-4毛钱的公司。此外,PE(本益比)动态值和毛利率的变化也是林园选择公司的重要指标。因为林园认为,他投资的企业毛利率一定要稳定或者趋升,否则他一定不会投资这家企业。
“从表象上看,‘小投入、大产出’的公司才是赚钱机器,而不是靠增加投资才能产出盈利的。”林园说:“做其他实业也是一样,谁都希望通过投资100万去赚取1个亿,而不是1个亿的盈利是靠两个亿的投入获得的。也就是‘投资一定,产出无限大。”
赚钱要熬到头发白
1999年,一个朋友对当时身家已经过亿的林园说:“我的公司要在香港上市了,你也来捧捧场买点吧。”在朋友的盛邀之下,林园去了香港。
“当时的发行价1.28港元,我认为太高了就没有买。”林园笑着说:“当然,他的股票也都卖出去了,都被摩根、高盛这样的一些国际大机构买走了。”可是,这只股票发行不久,就遇上了金融风暴,股价一路下跌到5毛钱,这时林园认为是时候出手了,于是买了一些。不久这只股票又继续下跌到1毛9分钱,最终林园持有的成本为0.3元。
在林园5毛钱买入这只股票时,他算了一笔账。林园说:“这家公司是做房地产的,每股净资产一块九毛多,而跌到当时那个价格,相当于它的房子每平米才1700多元,甚至最低到几百块。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它的房子卖七八千一平米,资产净值是根据每平米5千多元计算出来的。由此看来股价确实被低估了。”
“然而尽管如此,这只股票就是不涨,一年最多涨到6毛多然后又跌回三四毛。我当时持有这家公司流通股的30%。我就想,这只股票不到2元我是不卖的。就这样,一直等到了2003年,这支股票才终于大涨。”林园有些郁闷地说,“这时那个朋友打来电话说:‘林园,赚到钱了吧?’我有些生气地对他说‘我再也不和你打交道了,我虽然赚到了钱,但这钱赚的太不轻松。’后来,我总结经验,没有把握的投资不应该参与,草率参与了结果熬到头发都白了。”
“冬眠疗法”也是功夫
林园每买入一只股票,都是在他认为有投资价值的价格介入,即买入时的价格要合理或者被低估。但林园毕竟是人,很多情况下,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也不会立即上涨,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股票什么时候才能上涨。林园的方法很简单——当他发现被低估的公司并果断买入后,像动物“冬眠”一样,一直等到股价上涨。
2005年4月份,林园就曾遭遇过这样一次“冬眠”。当时他借钱买入招商银行可转债,买入的平均价为102.50元/股,到2006年初股改前,它的价格仍为102元/股左右,在近一年的时间内,价格就在101~120元间波动,作为“股神”的林园选择默默地等待。后来他又买了上海机场,当时的平均价为13元/股,在买入后几个月时间内上海机场的价格一直在12~15元之间波动,他又再一次“冬眠”。在林园看来,这样的“冬眠”实际上是在股市下跌时蓄积力量、等待时机,最终将会觉醒。而有人也把这种“冬眠疗法”称之为“乌龟政策”。
8000到20亿的股市神话
很多人把林园称作“中国的巴菲特”。然而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公司40年间(1965年-2004年)21.9%的年增长率,与林园进入股市头16年的年均增长率98%相比,相去甚远。
进股市
1963年,林园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作为长子,林园很小就掌握了家中的“财政大权”。
“那时父母工作都很忙,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要照顾,很小的时候,买菜、买米等等的事情就都由我干。我这个人也很细心,那时候我就很关心土豆多少钱,黑市粮食多少钱,成本多少,可能这是童年时对我今天惟一有影响的事情吧。”林园说。
林园不愿过多地和外人提起童年的经历。在林园看来,和那些苦大仇深艰苦创业并最终成功的富豪不同,自己从小没受过什么苦,一路走来很顺利,没什么可说的。
林园大学时的专业是临床医学,毕业后随着父母举家迁往深圳,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当医生。两年后,由于无法适应倒班的工作节奏,他调到了深圳博物馆工作。
1989年是改变林园命运的一年。
一次,林园到一个朋友家做客,对方的母亲是家股份公司的董事。林园由此获悉,深圳市政府正在筹备建立深交所,如果有钱,可以拿出一些来购买公司股份,年回报率能有百分之一二十,比存在银行划算,是个“钱生钱”的好法子。
这是林园第一次听到股票这个名词,尽管他并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投资股票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但比银行高数倍的回报率吸引了他。当天回家,他就和父母商量这事。“那时我每个月200多元的工资全部交到家里,自己的钱都由父母保管。没想到一说,他们就同意了,一下子拿出8000元,这可是当时家里全部的积蓄。”
就是家人凑给他的8000元,让林园走进了证券营业部,一头扎进了股市。
试牛刀
林园买进的第一只股票是当时在深圳赫赫有名的深发展。他以88.45元的价格买入5股深发展,不久深发展就涨到了100元。
1990年春节过后,股票交易开始活跃起来。林园投资的深发展进行了1拆32的拆股,随之而来的是投资者的疯狂追捧。为了赚到更多差价,林园骑车往返于各个营业部之间,就这样反复操作,几个月下来,最初的8000元变成了12万元。
“1989年底,我们都是凌晨3点起来进行股票交易。那时特别简陋,大厅的中间有一块黑板,比如上面写着‘深原野,10块5毛有没有人要’,有人就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和菜市场没两样,来回倒几次就可以赚不少钱。如果有些朋友要买那只股票,又刚好有人想卖,我们还可以在中间介绍一下,每笔可以赚到100多块钱。”这段回忆令林园的妹夫至今感触颇深。
12万元这笔小小的第一桶金让林园信心大增。在随后的两三年内,林园又将目光瞄准了原始股。他下海南,上上海,收购并操作深原野、深锦兴、琼民源、深华新等原始股,在其上市后实现了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增值。到1992年,林园的股票市值已超过1000万元。
“当我赚到1000万元时,我把博物馆的工作辞了,我想这下终于可以不用工作了。”林园说。
历风雨
正如林园所说“一只股票90%的时间都在下跌和调整,只有10%的时间才会上涨”,刚刚尝到牛市喜悦的中国股市迎来了第一次熊市。1993年,市场供应量过大,后续资金无法跟上,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上证A股指数从最高1640.71点一路跌至321.2点。
林园决定卖掉股票,保住投资成果。当他带着从股市赚来的千万资产出来时,下一步该何去何从却令他彷徨了,最终他决定转投房地产。在西安投资房产的两年,林园赚了500万元。
1994年底,林园和朋友一起到上海考察房地产市场,然而在这个中国的金融中心,林园却发现自己的老本行正在向他招手,他看到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资金回流股市的现象。于是,林园立刻将房产变现1000万元,再次布局他的资本帝国。
再次回到股市,林园依然选择了深发展。当时,深发展股价不断下跌,但林园却在一直买进。他觉得深发展不仅是一只金融股,更有很强的政府背景和区域经济性,且业绩不错。最终,林园在深发展40元左右/股时套现,他赚了3000多万元。之后,林园又把目光投向四川长虹,这只家电龙头股也让他净赚4000多万元。
回马枪
2001年,股市再次进入癫狂阶段,无数中小投资者不顾一切地进入股市。然而,林园却有不祥的预感,他又一次悄无声息地全线撤出A股。
接下来的两三年,林园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有人说这期间他把目光投向了周边股市,也有人说他进入房地产业搏杀。不过他一直没有停止寻找再次杀回A股的机会。
2003年,熊市尚未退去,林园再一次杀回来了。这次,林园带来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在林园看来,经过多年混乱无序的摸爬滚打后,中国股市一定会向价值投资回归,而这些都是欧美成熟市场给投资者留下的宝贵经验。
这次重回A股,林园的资金已经达到了近1.7亿元的规模,并且主要采取组合投资的方式,每种组合的投资规模高达千万,所投资的股票数量也明显上升。在这轮投资中,他的重仓股主要是贵州茅台、五粮液、铜都、云南白药、招商银行、宝钢、武钢、万科和中原高速等“准龙头”股以及可转债。
“当年投资可口可乐、通用汽车等百年品牌企业的人,只要持有到今天那一定是最富有的人,而我就是要找中国的可口可乐。”林园说,他之所以对中国的老字号上市公司如此青睐,正是基于这样的投资理念。“同仁堂、云南白药、贵州茅台这样的企业经过了百年的风风雨
雨都没有倒闭,投资它们还有什么可怕的。一个LV的皮包卖1万多块凭什么,靠的就是品牌价值,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还没有显现,未来将是无可估量的。”
未知数
资料显示,2006年1月1日到10月底,林园在股市上净赚4倍,总资产翻了5倍,市值超过20亿元,堪称股市神话。然而从去年10月起,中国股市高位回落,林园的神话是否还会续写?
2007年3月1日,深国投基于对林园的信任,和林园共同建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款信托产品——林园信托。从这份信托的走势中,不难看出它在经历了今年1月20日单位净值160.02元的高位后,也随着中国股市一路走下坡路,到7月18日,林园信托已经跌到了94.92元。
林园在股市创造的神话在受到媒体关注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非议。中央电视台把林园称为“中国股神”,但林园却对这样的称号不以为然,他说无论外人怎么评价,自己的投资理念不会改变,自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没有变。
抠门行为彰显林园价值投资理念
-上榜理由
他被称为“中国股神”,很多人把他与巴菲特相提并论。公开资料显示,经过19年股海沉浮,林园曾从最初的8000元入市资金炒到了最多时20亿身家。尽管此轮大跌,一直坚信满仓操作的林园不会幸免,但传奇仍在继续。
-个人简历
曾在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及深圳博物馆工作
1989年以8000元进入股市
2006年10月底,林园持有股票市值达到20亿元
-记者手记
有“私募教父”之称的赵丹阳,不久前刚刚以210万美元的天价拍得了明年与巴菲特老先生共进午餐的机会。赵丹阳和林园是朋友,前几天林园问赵丹阳:“你花那么多钱和巴菲特共进午餐,到底想问他什么问题?”林园相信,巴菲特对赵丹阳的问题,一定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对一个普通人而言,花那么多钱和巴菲特吃饭就等于打了水漂。但对于一个投资家来说,得到巴菲特的真传绝对是一件受益匪浅的事情。”林园说。
其实,很多人都在期望有一天,被媒体誉为“中国巴菲特”的林园能够与股神巴菲特在饭桌上切磋一下“股技”。不过林园说,他现在、今后也不会像赵丹阳那样花巨资请巴菲特吃顿午餐。原因很简单,“我有我的选股标准和原则,我坚信自己的投资理念。只要选择了,能够坚持就好。”林园说。
有人说,林园不愿意和巴菲特吃饭实际上是因为他“抠门”。林园的抠门在圈子里很有名,例如他来去机场只坐大巴,出差住酒店只住二三星级的,买部手机也要跑遍全城找性价比最高的,就算30块的东西也要讲价。但实际上,这恰恰是林园投资的原则,那就是,只买性价比最优的东西。换句话说,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
正因为曾经从8000元炒到20亿这近乎神奇的战绩,有媒体给林园戴上了“中国股神”、“中国巴菲特”的帽子。媒体报道,林园2005年也曾给自己定下目标:“巴菲特52岁的时候资产是2亿美元,而我在42岁的时候,股市中的资产就算是4亿元人民币,我相信到了2008年,股票资产至少也能翻一番。不信咱们就等3年后再看。”
这样的目标说明他有意无意在和巴菲特“较劲”。尽管2008年的股市大跌,高举价值投资大旗的林园也未能幸免,但至今他仍然正襟危坐,他的悠闲与漫不经心再次体现出A股价值投资者的风范。胜不骄、败不馁,一副大投资家的风度。
若干年后,林园以及赵丹阳等如今在中国资本市场名声显赫的投资家究竟能否比肩巴菲特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要比肩巴菲特、索罗斯等前辈,还要付出很多,而不是单单一顿饭就能够解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风中的狂叶
风中的狂叶
当前离线
UID
49965
积分
316
学分
推广
个
预报后涨停
支
阅读权限
40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9
最后登录
1970-1-1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0-3-1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是胡说八道!写的也太美化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Copyright © 2008-2023
股海明灯官网
(https://www.178448.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京ICP备1802043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