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胡 发表于 2017-2-13 03:53

提高道德水平良方__让做好事的人不吃亏

提高道德水平良方__让做好事的人不吃亏

    我们的道德教育什么时候摆脱了那种虚无飘渺的纯粹的精神倡导,什么时候让孩子们领悟了道德修养与切身利益之间的深刻联系,我们才能锻造出真实而不虚伪、自觉而不造作的高尚灵魂!

    这段话说得特别好!是一位旅美华人说的。可以说是提高道德水平的良方。

    本来这是中国传统文中的精华。但却被我们丢失了。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

    后来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地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地负累。

    但孔子却批评子贡,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侧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去把同胞带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尝和奖励。让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但是,多年来,我们提倡的是毫不利已,拾金不昧,做好事不留名。虽然也曾起过一些作用,但总终没能长久。

    所以,当下如果想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不但要彰显其义,还要让其得之以利。要让做好事人不吃亏。要从法上,制度上进行规范。要行成一种做好事不吃亏的风尚。

    如果不如此,总对做事的人进行口头表扬,总让好事的人咬着牙说,下次碰到这样的事我还会做。虽然我们相信,但这样的人总归会成为少数。

    总让做好事的人吃亏,做好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龙出海 发表于 2017-2-13 09:06




感谢楼主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提高道德水平良方__让做好事的人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