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熔断运作首日没暴跌:81股设两个5分钟冷静期
香港版“熔断机制”运作首日,恒生指数不降反升。8月22日,香港恒指收报22997.91点,升逾60点,涨幅为0.26%。投资者对年初熔断制度下的A股表现应该还记忆犹新。1月4日,熔断制度在A股问世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暴跌6.86%,两次触碰熔断开关,大盘提前1个半小时就宣告收市。而在短短3天以后的1月7日,A股在开盘后不足一小时内就触发了7%的熔断阈值,提前收盘。市场排山倒海的恐慌情绪下,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中金所在1月7日晚间联合宣布,自2016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熔断机制。在A股似乎水土不服的熔断制度,为什么在港股却没有造成市场大幅波动呢?其实,两个“熔断制度”本身并不完全相同。据香港交易所公布,市场波动调节机制,即俗称的“熔断机制”,具体的运作方式是,当所覆盖股份即将成交价超过5分钟最后一次交易价格的±10%,即触发5分钟冷静期,在冷静期内,相关股票只能在指定价格范围内进行交易。此外,每只个股在早市和午市分别只能最多触发一次冷静期,且冷静期不适用于开始前时段(9:00至9:30)、收市竞价交易时段(16:00至16:00-16:10)、早市及午市交易时段的首15分钟(9:30至9:45以及13:00至13:15)及午市交易时段的最后15分钟(15:45至16:00),以免妨碍价格发现。与A股熔断制度不同的是,香港的机制针对个股,而内地的机制以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在香港制度覆盖的个股中,仅包括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规模仅有81只股票。此前A股的熔断制度规定,沪深300涨跌幅超过5%,不到7%时,暂停交易15分钟;涨跌幅超过7%时,直接暂停交易至收市。但在香港的现行制度下,即使进入冷静期,股票的交易也可以继续进行,只是加上一个限制范围。需要留意的是,目前港股的交易制度中,并没有个股涨跌停限制,也就是没有A股的涨跌停板制度,同时,港股交易采取T+0制度,与A股的T+1制度也有不同。香港交易所市场主管李国强评论称:“市调机制的作用并非限制由基本因素引发的股价波动,市场人士不应将其视为停牌机制,也不应将其与某些市场采用的每日涨跌幅限制混淆。如果股价波动是由基本因素引发,在市调机制的5分钟冷静期过后,该股票交易将恢复正常,不受干预。”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B/B8/B81E0C52C9B56EF89751992019898CCB.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熔断制度并非A股首创,全球多个股票市场都有类似为市场疯狂时进行降温的制度。美国的熔断制度由来已久,由前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 (Nicholas Brady)创立。历史需要回溯到1987年10月19日的美股“黑色星期一”,当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2.6%,创下历史上单日最大跌幅。一周年之后,痛定思痛的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开始实行熔断机制。其后则做出修正:若道指跌幅达到 10%,就暂停交易1小时;跌幅20%则暂停2小时;若暴跌30%,当日即提前休市。新加坡的熔断机制则与中国香港的现行机制十分类似。新加坡交易所2014年2月开始实施的机制,覆盖新加坡股市交易量近八成证券,当个股潜在交易价格较至少五分钟前的最后成交价相差10%时,就会进入5分钟冷静期,期间股票仍然可以交易,但价格波动范围受限,冷静期过后则恢复正常交易。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