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m999 发表于 2016-8-16 13:09

深秋钓海鲋

海鲋鱼的学名为黑鲷,我们当地称之为海鲋。由于这时的海鲋个体都不大,形状如同淡水中个大鲫鱼,所以,有人又叫“海末鲫”或“海鲫子”。海鲋喜欢在礁盘及沙石地带游戈,以鲜活的具类、虾蛰等为食物。海鲋其肉鲜质鲜美,无与论比,是海鱼中最为上佳之鲜品。由于体型扁平呈棱状,所以在索饵时显得力量大而凶悍。海鲋,是广大钓鱼爱好者,最为向往和最受欢迎的可钓鱼类。  每年的深秋到来,青岛的胶洲湾,是钓鲋的最佳季节。这时,随着冬天的即将来临,海水的温度在逐日下降,栖息于湾内的小海鲋,己明显长大,并成群结队在湾内沿海一带活跃起来。它们同其他鱼类一样,都急切地利用入冬前的黄金时段,在不断地疯狂掠食,以储存丰厚的营养,然后,迁陡深海,以度过漫长地冬季。也正是这一千年不变的自然规律,为钓鱼爱好者提供了绝好的垂钓时机。  在胶洲湾钓海鲋,通常都以船钓为主。几个人驾驭一条小船,沿湾内海岸不远处施钓,选择那些水流较平缓的海湾浅滩或礁盘地带,特别是海底状况较为复杂并伴有沉积物等海域;都是钓海鲋理想场所。尤其是那些海上贝类养殖区内,不仅储藏着海鲋所需的大量饵料,而且,还具有较好的抗风浪的能力,成为海鲋等鱼类的天然避风港。  船钓诲鲋用的钓具,同钓其他鱼没有什么大的不同。除了保证钓竿的充分弹性和强度外,最主要的是对渔竿灵敏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强度下,竿体要轻便,竿梢要纤细又不失弹性,(以碳纤维竿最好)以保证海鲋咬钩时的良好反应。  在垂钓中,另一个不能忽视主题是钓组组合。钓组基本上是以串钩形式为主,但不能用钩过多。用钩过多,一是容易相互绞线而自添麻烦,二是促使钓组子线过长,给抛竿带来不便,三是上铒较费时,延误上鱼时机。总之,用钩过多,有时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获鱼效果;反而会造成事与愿违的局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当说,钓海鲋的比较合理而常用的组合,最好采用三钩组合;即上、中、底三钩形式。三钩组合在水下分布的情况,基本涵盖了海鲋洄游觅食所处的水层,是比较合理和适用的一种组合。这种组合的另一特点,是在任何潮流下,都会保持一种良好的诱鱼状态。这对于上鱼率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海鲋在咬时,是渔竿在瞬间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激烈颤抖,这时,只要及时提竿便能中鱼。一般来讲,渔竿颤抖的幅度越大,说明海鲋的个体越大。当然,由于受潮流大小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咬钩力量在钓竿上的反应,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需要我们细心观察。  垂钓过程中,一些钓手大都每人拥用四只渔竿,同时施钓。这种依仗竿多势众钓法,在渔汛不十分看好的情况下,故然会起到一定的诱鱼和聚鱼作用。但是,一旦密集的鱼群来临并进入疯狂地咬钩势头时,当看到你那“一”字排开的四只渔竿,几乎同时向你“点头躬腰”时,你就会陷干手忙脚乱的处境。即便你是一名再娴熟的老手,你也会深感力不从心。这就是我们在垂钓中,所经常迂到的“巅峰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多余的渔竿尽快收起,让它一边待“待岗”;采取人手一竿的钓法和提、拖、逗的灵活钓术,既便捷又不失上鱼时机。实践证明,只要操作得当,在咬钩频率达到一定密度时,人手一竿的钓法,其效果不仅毫无逊色;同时,对领略和理解钓鱼的真正含意,把握钓鱼时机,真正体味钓鱼的乐趣;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特别是海鲋上钩后,给人那种抑、扬、顿、挫的极致感觉,始终让人激动不已,情趣盎然。  钓海的渔饵多以沙蚕为主,另外,管蚕、扁蚕及小虾等亦可。因为这时海鲋的个体不算大,平均体重大都在二百克左右,因此,所用的渔钩不宜过大,以伊势尼钩10号至13号左右即可。另外,为了提高上鱼速度,最好把渔钩的倒刺去掉,这样可以节省摘钩等不少辅助时间。

果果豆豆菜 发表于 2016-8-16 13:46

谢谢分享。

王者之道 发表于 2019-2-3 00:37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秋钓海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