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求 发表于 2016-5-20 06:42

修身养性 内化情感 ——古琴家吴若杰的快意人生

吴若杰,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贵州播州古琴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贵州省吉他学会名誉会长。吴若杰的会客室,也兼做他为学生上课的地方。当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正好碰见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学艺,他们请吴老师弹奏的是吉他。一曲《月光》过后,孩子连连点头,很愿意学习这门乐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吴若杰轻声地说。记者有点难以想象,作为省古琴学会会长的吴若杰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一个留长发、玩摇滚的先锋青年。如今,舞台、技艺仍在,只是一头标志性的长发已落地,那一张古琴背后,坐着的是一个身穿素色长衫的儒雅之士。“昔神农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将削桐为琴,束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中国第一部琴史专著、宋代朱长文撰写的《琴史》中有如上论述。古琴既为上古圣人所制,绵延数千年而不朽,其历史地位与文化内涵自不必说。“上古圣人心怀天下,他们在创制古琴时赋予了古琴特殊的使命和精神内涵,体现了圣人的德行、智慧和能力。这一时期,古琴主要用来教化民风,在宗教祭祀中,通常由圣人亲自弹奏,以琴声感通天地神明,让老百姓得以和睦相处、安居乐业,使国家得到治理。随后,古琴逐渐成为文人君子修身养性的乐器。修身养性是内圣之学,通过多种不同方法来调和性情、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笃定志向乃至转化身心、开启智慧。”吴若杰解释说。在此观点之上,引出了他所认同的琴道:“修养教化之器。”吴若杰爱抚琴,钻研琴谱,乐在其中。记者拜访之日,见他又收了一个学生,看上去约30来岁,常年在贵阳经营酒的买卖。第一课,他并不让学生摸琴,而是坐下来,沏一壶茶,一边品茗一边将古琴的历史、流派、内涵娓娓道来。“我倒是赞成年龄大些再习琴。孩子太小,往深了讲未必能懂,只是掌握技法。琴技固然重要,但对于琴之道,还要有阅历、有思想的人去慢慢参悟。”吴若杰说。
弹琴是很潇洒的事琴道又是如何在琴技中有所体现的呢?吴若杰用现场的演奏、讲解,给记者道了个明白。采访那天下午,吴老师为两个学生弹奏了一曲《阳关三叠》,他们立即用手机录下学习视频。古琴曲《阳关三叠》以离别为主题,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代的文人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离别呢?原诗中是很洒脱的,没有哭哭啼啼、纠缠不休。古人的离别有可能是一辈子音讯全无,与今人的离别大不一样,但在诗中却表达得很洒脱。”吴若杰说,由此生发出来的弹奏过程,从传统文人的审美与修身养性的要求来说,就应该是深情、含蓄、朴素、自然,而不是夸张、煽情、催人泪下的。夸张的煽情,未必是真情,虽然能够表达出足够感染人的艺术魅力。“但仅仅只能这样去表达吗?”吴若杰反问道。他说,文人弹琴的目的,并不是要去感染观众,而是达到提升个人修养的目的。“在弹奏时,不仅要把个人的真情实感与人生经历揉进去,而更要从里面超越出来,让最深沉的情感内化升华,而令人变得平和、豁达、洒脱。”“卫老师认为,弹琴是很潇洒的事,这句话我印象深刻。”吴若杰说。
拜名师学琴是很幸运的事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吴若杰开始学习古典吉他,到了90年代初,他与朋友组建起乐队,开始玩摇滚。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一盘古琴教学碟,凭着良好的器乐功底,他跟着碟子自学了几个月,虽然找到了一点入门的感觉,但总觉得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12年前,经朋友引荐,吴若杰专程到遵义拜见著名琴家——中国古琴学会顾问、古琴虞山吴派贵州传承人卫家理先生,经过简短而深入的交流,吴若杰当即决定正式拜师。刚过古稀之年的卫老先生,满头黑发,精神抖擞,与这个新徒儿相谈甚欢。谈到琴技与琴道,卫老先生的观点很明确,古琴绝不只是一般的乐器,古人习琴的根本所在是“修身养性”。吴若杰与卫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古琴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乐器,本就是修身教化之器,小则修养身心,大则移风易俗。有些琴家把它当做普通的乐器,仅仅从弹奏技法和艺术表现等音乐的角度来阐释它,是远远不够的。我也是学音乐出身,不管是古典的、流行的、民族的、宗教的,音乐的确有共通之处。但不同的音乐又受到不同文化体系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他说,中国古代音乐大概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文人音乐。其中,前三类音乐世界各地都有,但文人音乐只有中国独有。“古琴是文人音乐的代表性乐器。”吴若杰介绍道,文人音乐无论歌词还是曲调,大都是由文人志士所作,十分强调歌词的文学性和曲调的高雅度,注重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和情感的升华,同时注重抽象空明的意境以及含蓄雅致的审美观,故而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从圣人制琴并以琴教化民风,到文人君子以琴修身养性,古琴都被文人士大夫们赋予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这些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甚至从古琴的外形和各个部件的名称中也可见一斑。”他深入阐述,比如:琴面是弧形的,琴底是平的,这是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时空观念;琴的长度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三个琴徽代表农历的十三个月(农历有闰月);琴的五音代表五行;琴的三种音色代表天、地、人三才;琴的岳山、龙龈、龙池、凤沼、雁足分别代表文人的山水情怀、华夏民族的吉祥图腾以及君子之德……“古人对弹奏古琴还设立了很多独特的要求,比如斋戒、沐浴、更衣、焚香、净手,还要求环境好、天气好、心态好,有知音等等。这些要求表面看来似乎严格琐碎,但其实有很深的用意并且可以变通,可惜这些要求在今天被很多人忽略了。古人设定这些要求,本来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弹琴之前端正心态,使身心先有一个转化和调理,从而让身心与古琴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相应。”吴若杰说。
打谱是很有意义的事“打谱是翻译古谱和二度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吴若杰说。古琴谱为减字谱,其特点是只标明指法,没标明音的长短与具体的节奏,打谱者需要重新审定节奏与句读。能弹琴的人不一定能打谱,好比识字的人不一定能为古文断句,这需要较好的综合修养。两年前,吴若杰应著名琴家张子盛先生之邀为《梅花三弄》打谱,这一工作一直持续近半年才完成。“通常打谱所花的时间是小曲三个月,大曲三年。《梅花三弄》这首曲子属于中等长度,约7、8分钟。一般小曲1、2分钟,大曲有20多分钟。”吴若杰说。他说,这首曲子,以梅花来象征君子高洁的品质。梅花临霜傲雪,有文人风骨。在节奏、律动以及句读的处理上,都需要彰显此曲的精神内涵,为此,吴若杰特地写了两句诗作为题解——剑舞梅花孤月老,风吟醉雪素弦新。这首曲子,有广陵派张子谦与虞山派吴景略两位大师打谱在先,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属于经典之作。吴若杰挑战这首曲子颇有压力。“好在两位前辈所据琴谱,一是清晚期的《蕉庵琴谱》,一是清代的《琴谱谐声》。我是据明代《西麓堂琴统》打谱演奏,谱上有差异,这才有了可行性空间。”他说。打谱,既要与前人有所区别,又要尊重曲子的完整、流畅以及内在的音乐逻辑。新打谱的《梅花三弄》,受到了著名琴家朱晞先生的高度好评,同时也得到张子盛先生和恩师卫家理先生的认可,这让吴若杰备受鼓舞。他说,流传下来的古琴曲有将近700首,算上不同版本有3000多首,现在能听到的只有六分之一左右,大部分还沉睡在古谱中,“需要更多的琴人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芒。”

rhj6836 发表于 2016-5-20 07:13

需要更多的琴人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芒。”

abc123abc 发表于 2016-5-20 07:21

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身外化身 发表于 2016-5-20 07:33

你好:谢谢分享。

天井小镇 发表于 2016-5-20 07:38

谢谢分享。

大大陆大 发表于 2016-5-20 07:55

:):)

liverlife 发表于 2016-5-20 08:01

感谢楼主的分享!

13975918709 发表于 2016-5-20 08:09

谢谢楼主分享

智杰 发表于 2016-5-20 08:30

感谢楼主分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mmm999 发表于 2016-5-20 09:02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跟随强者 发表于 2016-5-20 13:14

谢谢分享,学习中

王者之道 发表于 2019-2-9 22:23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修身养性 内化情感 ——古琴家吴若杰的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