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马座 发表于 2014-7-13 08:35

:lol

人马座 发表于 2014-7-13 08:35

:victory:

caisemian 发表于 2014-7-13 08:54

中国人民向来有博大的胸怀,但正是基于这一点,现在国际上有许多人许多国家认为中国可欺,而事实上经济繁荣的表象也掩盖了中国军队目前无能的战斗力。中国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家卫国,警惕敌对势力对中国和平展的环境造成破坏,对于任何敢于公然侵犯我国利益的行为,也应坚决反击,这样才是一个强国的风范。当然,不可轻言战事,因为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是剧痛的。但我们绝对要时刻保持清醒,不可畏战! 首先还是要增强军力,保证敢打必胜,在师出有名的情况下,可以一击致胜,但以我国目前的军力是不可能打赢一场战争的。

故事股市 发表于 2014-7-13 17:14

谢谢分享,好好学习,天天努力

故事股市 发表于 2014-7-13 17:14

谢谢分享,好好学习,天天努力

故事股市 发表于 2014-7-13 17:15

谢谢分享,好好学习,天天努力

上帝使者 发表于 2014-7-14 20:30

上帝使者 发表于 2014-7-14 20:30

hswcm 发表于 2014-7-14 22:23

据新闻报道,7月7日,中国国家领导人率首都各界代表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活动,引起周边国家高度关注。之所以影响大,盖因有两个不寻常,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讲话,规格之高不同寻常,77周年并非整数,时间选择有违惯例。两个不寻常,当意有所指。
中方纪念“七七事变”的背景,直接原因也有两个:一为今年中国确定12月31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高调纪念顺理成章;二为7月1日,日本内阁决议案宣布解禁集体自卫权,通俗一点说就是日本可以海外打仗了,日本二战后奉行的和平宪法实质上失效,此举对中国是一个巨大威胁,也严重挑战了二战以来的东亚政治格局。

hswcm 发表于 2014-7-14 22:41

民族主义情绪难平。近年以来,随着民间社会的发展,民众权利意识觉醒,开始重新审视被遮蔽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以曝光日本罪行、推动民间索赔、保卫钓鱼岛、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方式表达诉求,而日方反思战争不彻底,对历史责任的含糊其辞,也促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发酵,并以上街游行、打砸日系车等极端形式表现出来。双方民间社会的对抗,客观上推升了国家对抗的烈度,并被政治人物以为“民心可用”,官方民间互动,使国家向民族主义倾斜,以达到政治人物增强族群凝聚力、提升个人威望等政治目的。但民族主义是一柄双刃剑,它让民众对外界始终带有恨意,也成为内部诸多社会问题的“酵母”,比如以是否反日、爱国为标准,造成了内部族群的撕裂。

hswcm 发表于 2014-7-14 22:43

真实历史的缺席,也让中国失去了塑造国家英雄的机会。走在英国伦敦的大街和公园,随处可见二战将领和士兵的雕像,下面摆着花环,随时有人祭奠瞻仰。不分族群与党派,为反法西斯战争牺牲的将军士兵都能得到民众的敬仰,这极大地增加了民众的国家认同。而这些超越党派与政争的国家纪念,我们做的远远不够,愧对先人。
 一场77年前的战争,到今天仍然阴魂不散,纠缠束缚着我们,磨损着民族的历史,左右着民间的情绪,甚至影响着国家的政治,使中国“身体”在崛起,灵魂仍然无法摆脱痛苦,难以用平和、自在的目光与外界交流,展现博大、坦荡的大国气度,这是那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持久的“次生灾害”。
在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影响力大国的复兴之路上,我们须消弭仇恨、梳理历史,迈过“次生灾害”这道坎,以开放的心胸拥抱外部世界,方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崛起,实现令人敬重的中国梦想。

冬去春来1 发表于 2014-7-16 21:46

家仇、国恨、民族耻不是一两代人能化解的。这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情感和思绪。

涨停眼光 发表于 2014-9-12 08:10

杂觉滴~` 你~~` 嘿嘿 这个想法不该从你的脑瓜儿出来拉~`

涨停眼光 发表于 2014-9-12 08:57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散淡人 发表于 2014-10-11 21:48

路过,看看。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应走出抗日战争的“次生灾害”